目前,廢氣處理工藝主要包括掩蔽法、稀釋擴散法、化學吸收法、物理吸附法、生物法、燃燒法、等離子體法等。各工藝主要優缺點見下表: 表1 幾種脫臭技術的適用范圍及優缺點 凈化方法 凈化原理 優點 缺點 掩蔽法 采用更強烈的芳香氣味與臭氣摻和,以掩蔽臭氣,使之能被人接收 可盡快消除惡臭影響,靈活性大,費用低 惡臭成分并沒有被去除,只是進行掩蔽。 稀釋擴散法 將有臭味地氣體通過煙囪排至大氣,或用無臭空氣稀釋,降低惡臭物質濃度以減少臭味 費用低 設備簡單 易受氣象條件限制,惡臭物質依然存在 藥液吸收法 利用臭氣中某些物質和藥液產生化學反應的特性,去除某些臭氣成分 能夠有針對性處理某些臭氣成分,工藝較成熟。 凈化效率不高,尤其對有機惡臭物質效率差,消耗吸收劑,運行費用高,形成而二次污染。 吸附法 利用吸附劑的吸附功能使惡臭物質由氣相轉移至固相 凈化效率較高,可以處理多組分有機惡臭氣體。 吸附劑費用昂貴,再生較困難,要求待處理的惡臭氣體有較低的溫度和含塵量,吸附劑需做危廢處理,運行費用較高。 生物濾池式脫臭法 惡臭氣體經過去塵增濕或降溫等預處理工藝后,從濾床底部由下向上穿過由濾料組成的濾塔,惡臭氣體由氣相轉移至水—微生物混和相,通過固著于濾料上的微生物代謝作用而被分解掉。 處理費用低 占地面積大,填料需定期更換,脫臭過程不易控制;微生物對濕度、溫度、pH等條件要求較苛刻,抗沖擊性差,要求連續運行,處理效率不高。 熱力燃燒法 在高溫下惡臭物質與燃料氣充分混和,實現完全燃燒 占地面積較小,凈化效率較高 設備易腐蝕,需消耗燃料,能耗高;燃燒條件難控制,易形成二次污染;催化劑易中毒。 催化燃燒法 低溫等離子體技術 等離子體內部產生富含極高化學活性的粒子,如電子、離子、自由基和激發態分子等。廢氣中的污染物質與這些具有較高能量的活性基團發生反應,最終轉化為CO2和H2O等物質,從而達到凈化廢氣的目的。 電子能量高,幾乎可以和所有的惡臭氣體分子作用;無二次污染;反應快,設備啟動、停止十分迅速,隨用隨開。 設備為用電設備,設備放置時做好防雨、防塵。 光催化氧化 通過光源發光體產生185 nm及254波段的光譜,通過光量子及產生的氧化產物分解污染物分子。 設備投資較低,設備啟動、停止十分迅速,隨用隨開。 對苯系物等有機污染物有效的處理。